汽車經常高速行駛會不會縮短發動機的壽命?這個問題的答案無需爭論,因為速度越高,磨損速度越快;每次做功都會產生磨損,速度是指每分鐘做功的頻率,四沖程發動機,曲軸每轉兩圈就運轉一次,所以高轉速當然就相當于更大程度的磨損。
這是標準答案,但是到底多高的速度,在什么范圍內才能有效控制磨損呢?發動機在不同的工況下需要使用不同的機油,當發動機在理想條件下運行時,其內部零件會被機油的油膜包裹。
由于油膜的存在,兩個零件(如活塞和缸套)之間存在摩擦,避免了直接接觸,所以只要油膜不破裂,就不會發生嚴重的磨損,但所有機油的共同特點是它會隨著溫度升高而稀釋,無論是礦物油、半合成油還是全合成油,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特性。
當發動機保持超高轉速運行時,不得不應對高溫高負荷的沖擊,溫柔駕駛,換句話說就是慢速行駛,經常是高速低轉速,不僅動力不直接,而且容易形成積碳,對路面的平整度也有一定的影響。
當發動機越靠近紅線,轉速越高,活塞運動速度也越高,相應的工作溫度和壓力也越高。它與氣缸之間的摩擦力也會增加。
因此在維修時需要使用高溫流動性更好,即粘度更高的機油,當然價格也會更貴。很多人開車踩地板油,就是為了引起注意,如果說是給車用的,沒有人會相信地板油對車只有壞處,沒有任何好處。
如果地板油在冷車狀態下運行,在沒有足夠油量保護的情況下,發動機本質上會對各種部件造成永久性損壞,油門控制決定發動機轉速,轉速越高,功率越大,"地油"導致發動機在短時間內快速提速,接近紅區。
如果此時發動機沒有充分預熱和潤滑,就會導致發動機內部的活塞、連桿、曲軸等部件在高負荷下運轉,會加速它們的磨損,最終的結果是,最初密封的氣缸內部零件之間可能會出現縫隙。
此外,小鐵屑會越來越多,進一步導致積碳等,可能需要長時間的清潔和保養。它能否在7—8年幸存下來取決于發動機、使用的機油以及維護方式,但畢竟2078年時間長了,也不能保證發動機內部的密封件、水泵、橡膠等易損件能正常工作。
總結:開車并不是越慢越好,而是該快的時候快,該慢的時候慢,暴力駕駛油門踏板,會導致汽油不能充分燃燒,形成積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