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有報道稱,日產已成功研發出一款全固態電池。具體是什么情況?現狀如何?全固態電池的市場情況如何?小秋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相關的內容。
動汽車的核心成本在于電池。從電動汽車未來發展方向來看,電池技術瓶頸是限制整個電動汽車突破的核心環節。目前,電池具有電池壽命短、充電時間長、電池壽命衰減等特點。怕冷、夏天怕熱等限制,誰能在這一環之中克服行業痛點,在用戶體驗之上取得快速進步,彎道超車的可能性就存在。
中國企業在電池行業主戰場之上占據壓倒性優勢--車用動力電池。根據韓國電池和能源研究公司SNE Research的統計,2022年1月至11月,動力電池使用量排名后兩位的是中國公司寧德時代和比亞迪,市場份額分別為37.1%和13.6%。韓國LG和松下控股分別以12.3%和7.7%的市場份額排在第三和第四位。在全球市場占有率排名前十的企業之中,中國企業占據了6個席位,市場占有率合計超過60%。
電車巨頭特斯拉最近的主要進展也是在電池技術之上--4680電池。與上一代電池相比,4680電池能量提升5倍,續航里程提升16%,功率提升6倍,成本提升14%。
這種圓柱形電池采用大單體,單體比小圓柱形電池大5—6倍,系統集成效率會更高。且其生產自動化程度高,標準比較統一,末期的能量密度會更高。與傳統的濕法技術相比,特斯拉提出的干電極技術更難控制干電極成膜的均勻性和一致性,而且電動車電池的電極更大、更厚,生產難度更大。
不過,從進展來看,特斯拉正在將4680電池帶入量產之際,這也加速了行業對大型圓柱形電池的關注和跟進。目前,許多原始設備制造商和電池制造商已經在迅速跟進。
《汽車新聞》指出,純電動汽車最大的問題是里程焦慮和充電焦慮。根本原因是目前的動力電池無法滿足長里程和更快的充電需求。因此,能量密度更高的電池被視為未來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。固態電池是目前業界公認的解決方案之一,幾乎所有的電池公司都在開發固態電池。然而,固態電池何時量產,何時大規模商業化,一直是個問號。日產是第一家明確宣布固態電池批量生產時間的汽車公司。
大衛·莫斯表示,日產的固態電池將大大提高存儲和動力傳輸的效率。與鋰電池相比,不僅可以節省50%的成本,而且能量密度提高一倍,充電速度提高三倍。他又說:"日產汽車正與牛津大學的頂尖科學家合作開發這項技術。日產的固態技術是"全固態",因為電池去除了所有的液體部件。目前,有一些固態電池仍然具有液體電解質。這是一個問題,因為液體會沸騰,這將影響能量存儲和傳輸的效率。"。
據了解,日產計劃到2025年建立并運營固態電池中試生產廠。2026年完成工程設計末期技術。然后到2028年,將首次應用到汽車之上,并逐步實現批量生產。
這必將對國內車企對于新能源賽道主導現狀的又一次強有力的挑戰!